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案例|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

发布日期:2023-11-03   点击量:  

“科创一线党旗红”,助推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质量建设发展

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

党建工作创新案例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交汇期,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党的领导力、组织力、号召力始终是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根本力量源泉,我们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一、案例背景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新时代,国家重点实验室肩负前所未有战略使命和责任担当,如何创新党建工作,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和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实验室高质量建设发展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建工作的重大课题。

青岛大学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8年10月16日获科技部、山东省政府和青岛市政府批准建设。依靠山东省纺织大省的产业优势,重点围绕生物成纤资源筛选与生物多糖制取、生物多糖纤维成形、生态功能纺织品创制三个研究方向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前沿技术研究,为国家科技创新、区域社会经济和纺织产业整体发展、以及青岛大学“双一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

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在编教工(人事关系在国重)46人,其中党员28人。实验室科技部年报固定人员(科研、管理和技术服务人员)184人,来自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纺织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医学部和机电工程学院,其中党员112人。

二、主要做法

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秉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评价党建看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实验室建设发展和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的重大任务,立足科技创新一线,从“政治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四个维度入手,打造“科创一线党旗红”党建工作品牌,不断激发党员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实验室高质量建设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组织保障。

  1. 政治建设“红”,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始终。坚决贯彻落实校党委、机关党委的各项部署要求,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党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在科技创新一线攻坚克难,努力服务国家和地区战略需求。

扎实组织好党史学习教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把党员的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上、统一到实验室建设上、统一到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上,确保科学研究始终姓党、为党、护党。

切实把政治引领同解决问题、队伍建设、科技创新相结合,紧紧围绕实验室中心工作和党建工作要求进行系统谋划、丰富活动载体和形式,把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调查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科学家精神等为主题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支部书记讲党课和专题学习30余次,实验室获批青岛市“侨星苑”建设单位,郝晓丽 “弘扬科学家精神、让党旗在科研一线高高飘扬”获学校第四届“我来讲党课”大赛二等奖,主持学校2022年、2023年基层党建创新项目2项目,山东省教育系统2022年党建研究课题1项。

  1. 组织建设“红”,构筑科创“同心圆”体系

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健全“同心圆”国家重点实验室党组织体系,持之以恒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建设上,实验室致力于建设“国重人员+X+Y”的多学科专家融合集成平台,其中“国重人员”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编人员,“X”为人事关系在学院的实验室科研人员,“Y”为实验室科研人员指导的研究生。实验室党委不断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依托“国重人员+X+Y”多学科专家融合集成平台,紧紧围绕实验室研究方向,在全校范围内凝聚广大科研人员,建设“实体党支部+功能型临时党支部+支部共建”的“同心圆”国家重点实验室党组织体系。

实验室党委按照“利于科研攻关、利于作用发挥、利于管理”等原则,将支部建在科研团队上、建在管理与技术服务团队上,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实验室班子成员、方向带头人的示范带动和指导作用,以及青年教师的骨干先锋作用,构筑强大的科技创新体系。

国家重点实验设有3个实体党支部,分别为“海洋纤维新材料研究院党支部”、“现代纺织科学与技术团队党支部”和“分析测试中心党支部”,支部书记均为双带头人教工党支部书记。实验室在“生物成纤资源筛选与生物多糖制取”、“生物多糖纤维成形”和“生态功能纺织品创制”三个研究方向上,对于组织人事关系在学院的科研人员,以研究方向为单位成立3个以“国重建设和重组验收”任务为导向的功能型临时党支部。实验室3个实体党支部积极与校内外工作性质相近、科研方向相近的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凝心聚力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共同推动实验室高质量发展。

  1. 队伍建设“红”,提升发展攻坚能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实验室创新突破靠的就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实验室党委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牢树“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结合科技人才成长特点和成才规律,加强队伍建设。

强化党员教育管理,通过集中培训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提升党员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成立党员先锋队、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亮身份、亮岗位、亮承诺,做到“平时工作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机时刻豁得出”。开展优秀党员评选等创先争优活动,特别注重对在科创一线潜心钻研、成绩突出的先进典型选树和宣传,充分发挥先锋示范和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使命感、荣誉感。实验室党委全方位关心人才、支持人才、帮助人才、服务人才,竭尽所能为人才办实事、解难题,支持更多人才脱颖而出,挑大梁、唱主角,产出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

  1. 文化建设“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以弘扬红色党建文化为主基调,打造实验室党建基地,精心建设党员活动室、党建文化墙,党建图书角,使党员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教育,营造浓厚的党建文化氛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通过理论学习、支部书记讲党课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在科技创新实践中积极践行科学家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科研诚信建设,组织全体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和学术诚信承诺书,并将学习承诺纳入新入职教师必修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技创新生态和良好氛围。

三、主要成效

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聚焦科技创新,通过“科创一线党旗红”党建工作品牌创建,提升党建工作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成为发展优势,推动实验室高质量发展,实现党建工作与实验室建设发展双促进双提升,工作成效明显。

实验室自获批以来,日常运行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六位一体”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实验室网站、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建设不断优化,为师生科研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和支持。在人才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科研成果产出、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实验室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形成12位高水平PI、184名科研、管理和技术服务人员组成的队伍,其中博士学位人员176人,海外留学经历人员73人,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1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等山东省级人才38人,山东省青创团队10个,有组织开展高水平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能力不断提升。实验室每年毕业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120余人。

实验室获得国家级项目83项,项目总金额5580余万元;其中重大、重点项目或子课题12项。获得省市级项目142项,项目总经费6127余万元;其中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13项,山东省自然基金重大基础类项目1项。同时,与全国近200家企业签订横向合同237项目,合同金额总计超2.1亿元。获得国际纺联ITMF可持续和创新奖、中国专利银奖、山东省发明一等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2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1000余篇,在包括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杂志上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12项。实现成果转化46项,转化金额总计8346.5万元。获批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基地(2022-2026)和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223-2025)荣誉称号,积极开展科普活动,累计受众4万余人。

四、经验启示

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特色,聚力创建“科创一线党旗红”党建工作品牌,为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较好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同时,党建工作品牌的创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将持之以恒地加强品牌建设,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实验室和学校高质量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青岛市市南区宁夏路308号    青岛大学校部机关党委

联系电话:0532-85953391      邮箱:qddxzzb@126.com